【聯合報╱記者林巧璉/屏東報導】
台灣香檬被寫進國小社會科教科書,有「希望之果」之稱的台灣香檬,含高量機能性川陳皮素,據醫學報告,這種成分對身體健康有很大幫助,維他命C是檸檬的30倍。現在連全聯超市6百家連鎖店也跟屏東進貨販售。
|
台灣香檬被寫進國小社會科教科書,有「希望之果」之稱的台灣香檬,含高量機能性川陳皮素,據醫學報告,這種成分對身體健康有很大幫助,維他命C是檸檬的30倍。現在連全聯超市6百家連鎖店也跟屏東進貨販售。
農民邱永豐說,以前台灣香檬大多是進廠榨汁,外銷到日本,每月至少一貨櫃,一年超過2百噸,中國大陸也下了不少訂單,國內的網路宅配及農漁會超市都可以買得到。
台灣香檬原生種於恆春半島及東部,在日本沖繩島有相似品種,重視養生的日本人稱它為「養生之寶」,他們從日本到台灣尋根,發現台灣香檬的營養成分高出日本品種四倍,進而訂購大量原汁,引起台灣市場重視,消費者紛紛購買,才造成銷售爆量情形。
邱永豐說,原本他只試種2公頃,3年後契種面積已達80公頃,預計今年底可到90至100公頃,他不斷嘗試各種加工技術,目前已有鮮果、鮮果汁、茶包、果粉等產品。
台灣香檬一年四季都可採收,以春、秋兩季為主,以一株4年生的成熟齡果樹,年收約16公斤,以每公斤25元計算,每株收益約4000元,非常符合經濟成本,且省工,管理方便,是取代檳榔的最佳經濟性作物。
via 旅遊美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