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林宛諭/溪州報導】
溪州鄉農民組成的尚水農產公司去年試辦水田濕地復育計畫,以生態農法栽培的尚水米已賣出三分之二,不過他們說,栽培符合生態米相當辛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溪州鄉農民組成的尚水農產公司去年試辦水田濕地復育計畫,以生態農法栽培的尚水米已賣出三分之二,不過他們說,栽培符合生態米相當辛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尚水農產公司昨天舉行尾牙餐會,吃的是生態自然農法種出來的尚水米及無農藥蔬菜,邀請溪州鄉長黃盛祿、詩人吳晟、前台中縣長廖永來等人一起品嘗「農村味」。
去年溪州鄉11名農民加入水田濕地復育計畫,他們種的稻不噴農藥、人工除草,讓蜻蜓、蛙去吃蟲,讓鳥與青蛙、魚蝦都重現自然環境,讓消費者吃到最天然安全的稻米。
65歲農民謝寶元說,種尚水米其實農民有很大掙扎,因為無法噴農藥,有時眼看稻葉染病、減產,其實很難受「要他們種出不漂亮的稻子,心理會有很大障礙」。
人工除草最讓農民頭痛,謝寶元說,年輕時他很習慣跪在稻田裡「搓草」,每一期稻作要搓三次,在草還未長高就搓掉,但現在一天請人家一千元除草人家還不要,因為辛苦,更別說是像他們以前那樣跪在田裡「搓草」,除草的人力是他最難解決。
這樣辛苦種的二期作一分地大概能收800到1000台斤的濕穀,今年一般農民因氣候關係也減產,但至少還能收1300台斤以上的濕穀,所以若沒有消費者支持這種生態農法方式種稻,農民走得很辛苦。
所幸目前尚水米已賣出三分之二,一公斤裝150元,更推廣加入會員成為「尚水好家庭」一年7000元保證至少54公斤的供米量,訂購電話(04)8891262,民眾也可上溪州尚水友善農產臉書網路訂購。
via 旅遊美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