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1日 星期二

臺博館南門園區 童趣中見知性

【聯合報╱記者林佳儀/專題報導】












臺博館南門園區內的白宮與樟樹。記者潘俊宏/攝影


策展多元 親子同樂


擺脫博物館框架,臺灣博物館最新開幕南門園區十足「童」趣,除了富含知識性的煉樟特展外,藉由繪本與互動遊戲,孩童能邊玩邊了解樟樹王國動植物世界,至洞洞國新農業特展,利用影像互動,還能體驗插秧農作。


南門園區為臺灣博物館繼土銀展示館後,全新打造的古蹟博物館,館內有不少設施,都是專為親子互動設計。臺博館展示企劃組研究助理陳碧琳提到,南門園區並非刻意服務親子,而是為了促使空間公共化,吸引人氣聚集,「玩,也要玩得有意義」。


相較以往博物館給人嚴肅莊重印象不同,南門園區策展活潑多元,例如因應食安問題,規畫「新農有機樂活玩-毛毛的洞洞國之旅特展」,孩童能在其中了解食物與食品的區別、認識有機與自然農業,從小扎根友善環境。














臺博館南門園區內的親子童話屋。記者潘俊宏/攝影


百年古蹟 重現輝煌


建於1899年,南門園區前身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北南門工場」,日據時期專門製造、精煉鴉片與樟腦;身處當時政經中心,南門工場是唯一公營的樟腦加工廠,占地一萬七千平方公尺,現今財政部、中央銀行,原本都屬南門工場部分範圍。


隨著石油崛起,樟腦產業沒落,南門工場跟著荒廢擱置,蔗糖、製茶則成日據時新金雞母;等到國民政府遷台後,便逐步將土地分割轉賣,現存面積不及百年前的八分之一。














南門園區是日據時唯一公營樟腦加工廠,現存面積不及當年八分之一。圖/國立臺灣博物館提供


南門園區的主建築紅樓與小白宮,日據時分別是樟腦與鴉片的儲存場,臺博館接手後,復舊如故、修復原有樣貌,小白宮牆上還特別鑿孔,參觀時能一覽日據時「複式壁」建築工法。


正因紅樓與小白宮僅是儲存場,角色僅是邊陲工作,幾番拆遷改建都以園區內大廠為優先,面積大、好處理利用,紅樓與小白宮才得以留至今日,供後世遙想當年風華。


目前紅樓一樓為「百煉芬芳-樟腦產業與南門工場常設展」,完整呈現樟腦工業製程與時空變遷,二樓則為「新農有機樂活玩-毛毛的洞洞國之旅特展」;小白宮為多功能展廳,可供自由租借使用。














臺博館南門園區內有昔日樟腦製作的相關展覽。 記者潘俊宏/攝影


歇歇腳 享落地窗午茶


南門園區內有楊英風美術館經營的「呦呦.荷造場」,得天獨厚地擁有一整排玻璃落地窗,逛累了,不妨至此歇歇腳,150元即可享用咖啡搭配蛋糕的下午茶套餐。














臺博館南門園區內的咖啡廳,依著大片落地窗欣賞園區景色。記者潘俊宏/攝影


參觀資訊


地址:臺北市南昌路一段1號


電話:(02)2397-3666


門票:全票20元,半票10元


開放時間:園區06:00~22:00;紅樓、小白宮周二至日09:30~17:00,周一休館


※延伸閱讀》

牯嶺街小劇場 臺博館老鄰居







via 旅遊美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