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羅建旺/宜蘭報導】
|
一群新農民租下宜蘭縣員山鄉60年的老碾米廠,變身成「小間書菜」店,賣菜也賣書,縣文化局的「村落美學」昨天在店裡開講,民眾可以書換米,也可用書換菜,讓貨幣不能買到的夢想,在這家店裡卻隨手可得。
縣文化局「村落美學」首場藝文沙龍在員山鄉深溝村小店舉行,策展人是旅日歸農的日本碩士賴青松,他與台灣新農民「倆佰甲」發起人楊文全、林憲忠分享「二手書.菜店」的營造經驗。
「二手書.菜店」又名「小間書菜」,原是位於員山鄉尚深路邊的1家老碾米店,有60年歷史,新農民租下後,翻新為賣菜又賣二手書的「柑仔店」。
店裡所賣的菜全是友善耕作、不施藥種出的南瓜、小黃瓜、絲瓜、苦瓜與蔬菜等,特別的是,在店裡買米買菜不一定要用鈔票,可以用書換米,或用書換菜。
賴青松說,台灣農村蕭條,政府農業政策陷入困境,農村要走的留不住,要進來的無路可進來,農家子弟多選擇外出,都市人要到農村卻找不到田地可種、租不到房子,「小間書菜」就是整理農村舊空間,讓年輕人實踐夢想的地方。
賴青松說,在「小間書菜」,老農夫可以把地瓜、小黃瓜、芋頭拿來賣,年輕人可以辦講座、辦活動,中生代可以整理環境,經營銷售農產品,賣給觀光客也賣給在地人,大家吃得更安全。
「這是21世紀最新型的柑仔店!」賴青松說,店裡可以買到在地老農的優質蔬菜、年輕人熱情的心意、中生代返鄉的夢想,很期待「小間書菜」成為農村再生跟活化的黃金鑰匙。
文化局長林秋芳說,「村落美學」要將有機導入生活,但有句話說:「覆巢之下無完卵」,如果土地生病了,就要先把土地整頓好,賴青松實踐有機生活,與一群新農夫把碾米廠當生活的據點,辦講座、有實作,成員有在地農夫、有知識分子、有學生,一起交會出有機生活的態度並分享,這就是宜蘭的新力量。
via 旅遊美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