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高雄/蘋婆果做料理 米糕、披薩都美味

【聯合報╱記者吳淑玲/左鎮報導】












兵珣玲開發「蘋婆米糕」等美食,還加入左鎮當地芒果乾,她主打「拔馬」芒果乾,「拔馬」是左鎮平埔族舊名。 記者吳淑玲/攝影


早年鄉下常當成零食的「蘋婆果」,現在越來越少見。左鎮女兒兵珣玲在母親去世後,返鄉管理土地,發現蘋婆結果纍纍,她採收蘋婆果出售竟然供不應求,她認為左鎮區人口老化,蘋婆樹幾乎沒有病蟲害,不需特別照顧,很適合推廣。

兵珣玲說,蘋婆果有紅艷筴果包著黑殼的果實,又稱為「鳳眼果」,也有人說是「台灣栗子」,小時候用灶燒柴,會將果實放在木炭堆烤熟,外殼蹦開後,黃色果實就可食用。


左鎮國小校長李智賢說,早年鄉下物資缺乏,小時候媽媽常買蘋婆果當零食,近幾年已很少有機會吃到,規劃在校園空地栽種蘋婆樹。


兵珣玲說,蘋婆果是四、五年級懷念的童年美味,可惜年輕一代很少聽過,其實左鎮處處可見,產季和芒果差不多。她和先生穆榮欽今年採收蘋婆時,發現幾乎沒有病蟲害,不必特別照顧,且果實很受歡迎,還沒採收就被訂光了,目前除了彰化員林之外,很少有大規模種植,很適合在左鎮推廣。


蘋婆外表像栗子,煮熟剝開後,鵝黃色果仁很像蛋黃,口感接近栗子或菱角,可直接用水煮熟,或是用烤箱烤,也可加入料理。


兵珣玲用蘋婆取代蛋黃,研發「蘋婆月桃粽」、「蘋婆披薩」,吃過的人都覺得好吃;她也用左鎮芒果乾結合蘋婆果,做成甜米糕,風味獨特,將以左鎮舊平埔族名稱「拔馬」為品牌來行銷。







via 旅遊美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