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0日 星期四

羅大佑「童年」老榕樹 罕見列文化景觀

【聯合報╱記者羅建旺/宜蘭報導】












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的老樹群,是台灣首例以老樹為主體登錄的文化景觀。 記者羅建旺/攝影


羅大佑創作《童年》歌曲的老榕樹,差點因為開路被移走。宜蘭縣文化局昨天緊急將榕樹增列入文化景觀保護,一般的文化景觀是地景、歷史建物,以老樹做為保護主體,創下台灣「首例」;而開路不能移樹,讓一群樹留在路面上,也將成為罕見的例子。


宜蘭市公所去年要新闢一條8公尺寬的都市計畫,名為「92號」道路,其中新民路與聖後街的160公尺路段,穿過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的停車場,預定地上有11棵樟樹、1棵榕樹、1棵大葉欖仁、1棵椰子樹,都要被移植,榕樹就是羅大佑創作《童年》歌曲的樹木。


去年底由民間發起的護樹行動,讓縣政府除了把樟樹群列為老樹保護,不得任意移植;農曆過年前,縣文化局更將樟樹群登錄為文化景觀,公告保護,要維護不能破壞。


縣文化局強調,一般被登錄為文化景觀者,其主體都是產業地景或歷史建物,例如宜蘭縣的羅東林場、深溝淨水廠等,但是以「樹群」為主體的,還是台灣首例。


文化局登錄樟樹群為文化景觀,主要原因是老樹有重要的歷史性意義,除了樟樹群在宜蘭舊城區罕見,所在位址更是清時噶瑪蘭廳署、日治時期至今的醫療空間,具有歷史性、文化性與科學價值。


老樹群被登錄為文化景觀,依規定不能移動或破壞,但市公所又要照原計畫開路,在今年6月前要完成新路。文化局表示,這一段160公尺的新路,原地留樹,將出現「路歸路、樹歸樹」的特殊景觀。


對此,宜蘭縣政府認為,道路不一定是汽車通行,160公尺的文化景觀區道路,可以成為市區「人行」或「自行車通行」的通路。







via 旅遊美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