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東甲府和東京近日雪災封鎖不少遺世獨立的小村,我想起了不到兩周前,我剛拜訪了這回也在鬧大雪的偏鄉荒村:奈良井宿。
說奈良井宿偏僻孤立也不盡公允,在江戶幕府時期開闢從京都到東京(江戶)的舊中山道,奈良井宿在有名的木曾路十一宿中位於最高處,就在知名的險地鳥居山卡旁,昔日旅人至此大多疲憊已極想歇口氣,因此成為木曾十一宿中最繁華熱鬧的宿場,有奈良井千軒之名。
今日奈良井宿不如昔日的輝煌,昔日留下的旅道倒像是山間小路般蜿蜒在群山峻嶺中,JR中央本縣的慢車會在奈良井驛停留,車站裡標高此處海拔近千尺,比東京鐵塔還高。出了車站,一條由北向南,由低坡緩慢向上的舊中山道,夾在高聳的東西兩方山麓間,2、300年前的舊日建築排列在山道上,已無千軒規模,仍有一兩百軒。
我們到的那天,下著微雪,群山山頭戴著白帽,我們還高興此處比30分鐘前才離開的松本更有濃厚的寒冬風情,卻不知幾天後就要來的大風雪,讓我們困在山間不能動彈。
嚴冬讓奈良井宿陷入冬眠,春夏秋旅人絡繹不絕的此地,幾乎所有茶屋、食堂、咖啡屋都掛休業中,我們走到旅道高處的鎮神社,橘紅色的神社鳥居四周全是冰雪,神社前的汲水處也被冰封了,好在有家松屋咖啡屋亮著燈,搓著冰凍的手走入這間只容十人不到的小屋,老闆用低處水井打來的井水泡咖啡(奈良井一直以優質甘甜的山間井水聞名)。這棟鑲有千本格子的傳統建築,是他祖上五代留下來的房子,過去他家族做漆器木梳(木曾路亦以高級的木曾漆器著稱),20多年前因木曾路宿場傳統區域的復興運動,他決定把老屋改成咖啡店。
颳風飄雪的日子,一天沒3組客人上門,他還是不休息,因為知道就會有我們這樣的客人上門,知道我們來自台灣,他拿出200多年前祖上留下的漢文歷史書,他看懂的不多,反而我們都慬。
我們喝了用當地井水釀製的溫甘酒,前往他介紹的茶屋吃飯,拉開擋風需彎腰低頭才能進出的小木門,踏入傳統古老民家中,吃著現烤的奈良井名物五平餅(用米飯塗醬油烤的餅),2、300年前窮鄉的人難得吃上一口白米飯,因接待旅人而富庶的奈良井宿才能把烤米餅當零嘴吃。
奈良井宿的本地食材是當地的蕎麥和山菜,冬日奈良井有一名菜是山菜蕎麥麵火鍋,以本地味噌調味,土生土長,奇特地好吃,有感動人心的地味。
離開奈良井宿,夜色中閃爍著清亮的雪光,我漫想著那年冬天一定要返來此地住上幾天,最好是大雪過境,可以窩在旅宿中聽風看雪。
via 旅遊美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