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呂筱蟬、林麗如/新屋報導】
桃園區農改場去年6月起輔導,大學畢業後接手父親經營的仙人掌園區的28歲新農人嚴國維,創意使用仙人掌入菜,研發出仙人掌麵包及pizza,讓這項觀賞植物擁有更多元商機。
|
桃園區農改場去年6月起輔導,大學畢業後接手父親經營的仙人掌園區的28歲新農人嚴國維,創意使用仙人掌入菜,研發出仙人掌麵包及pizza,讓這項觀賞植物擁有更多元商機。
桃園區農改場農業推廣課長姜金龍表示,民眾刻板印象仙人掌只能作為觀賞盆栽,為增加仙人掌多元用途,去年6月起由助理研究員吳麗春及保健植物料理達人張清進共同輔導嚴國維,耗時近1年研發出創意料理。
嚴國維因不捨父親位在新竹縣新埔鎮的福祥仙人掌園區多年心血消失,決定接手經營。他說,國外常使用仙人掌做沙拉等料理,但台灣卻很少見,他們參考文獻,選擇使用肉厚、刺少的「團扇仙人掌」莖部入菜。
他說,一般仙人掌冰及果醬都使用仙人掌果實做成,呈現紅色,而莖部則是微酸,滑黏感類似蘆薈,口感吃起來類似菜心,還可做成各項保養品,用途很廣。
這次的仙人掌麵包及pizza就是利用仙人掌莖部削皮後,再加入麵團中製作而成,嚴國維則在為期兩年的輔導期間,試辦40至80人的客製化農業參訪,每人都可享用創意仙人掌料理,電洽福祥仙人掌園區(03)5883218。
via 旅遊美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